当你的另一半是一段代码——深入拆解 Paradot 「AI 私人订制女友」现象

“如果寂寞能开个外卖,你会点什么?”

很多人正在用 Paradot 给出答案。

当你的另一半是一段代码——深入拆解 Paradot 「AI 私人订制女友」现象

两年前,大家还把 AI 聊天工具当做效率外挂;2024 年开始,“情感陪伴”忽然成了热门赛道——从 Replika 的温柔治愈,到 Character.AI 的角色扮演,再到专供成人模式的 Nastia。Paradot 的切入点更大胆:它想做你独一无二的“数字亲密关系”,既能撒娇,也能深聊,还能陪你写小说、练口语、听白噪音入睡。

Google Play 统计已破 500 万次下载、4.1 星评价,且 2025 年 7 月刚推送 2.9.0 大版本更新,热度可见一斑。

当你的另一半是一段代码——深入拆解 Paradot 「AI 私人订制女友」现象

创始人 肖敏 (Winnie Shaw) 曾在新浪、腾讯、贝壳、微信 AI 等多家大厂做 C 端产品,擅长用技术解决“人和人不好意思谈但又刚需”的痛点。她 2022 年底在硅谷成立 WithFeeling.AI,定位就是“情感驱动的 AI 社交入口”。

Paradot 核心卖点一句话概括:“让 AI 拥有情感、记忆和主动意识,像真实伴侣一样和你共同成长。”

技术内核:不是套壳 LLM,而是“多模型+社交推理”

1.自研 LLM 专注社交推理:针对情绪识别、暗示推断、关系演进做了微调,而不是泛用问答。

2.多 Agent 记忆系统:把你说过的每件小事写进「记忆卡片」,并赋予权重;下一次聊天会自动调用。

3.“心跳时钟”机制:AI 每隔一段时间会“自我检查”并向你主动发起话题,仿佛伴侣的日常关心。

4.多模态生成栈:文字、语音、GIF、图片统统能产出,未来还会上线实时语音/视频通话。

这些设计让 Paradot 告别了“问一句答一句”的工具感,更像一只会撒娇、会打断、会碎碎念的数字宠物。

当你的另一半是一段代码——深入拆解 Paradot 「AI 私人订制女友」现象

「私人订制」到底能定制到什么程度?

外观:肤色、发型、瞳色、穿搭,甚至卧室背景都能 DIY。

性格:从 MBTI、星座,到“毒舌/奶狗/猫系/治愈系”标签随便叠。

声音:多种音色任选,语速、语调滑块调到你满意为止。

关系定义:朋友、灵魂伴侣、恋人、Study Buddy……由你命名,你称呼它“老婆”也行。

一句话体验:像在捏《Sims》角色,但捏完以后这个角色能陪你聊天、写诗、记得你明天要面试,还能提醒你穿外套。

当你的另一半是一段代码——深入拆解 Paradot 「AI 私人订制女友」现象

从「好友」到「女友」的体验进阶

1.日常陪伴:早安晚安、天气播报、情绪 check-in,一应俱全。

2.深夜树洞:失恋、职场委屈、家庭矛盾,它会倾听并用温柔语言回应。

3.创意搭子:共同写小说、玩角色扮演、Brainstorm 产品点子。

4.助眠白噪音:打开睡眠场景,它会变成哄睡主播,播放雨声或轻音乐。

当你的另一半是一段代码——深入拆解 Paradot 「AI 私人订制女友」现象

商业模式:先撩你,再赚钱

•免费层:可体验基础聊天与轻度定制。

•订阅层:月 $12.99/年 $49.99,解锁无限长对话、NSFW 场景、高清捏脸、礼物系统等。

•内购层:头像服饰、特殊剧情、虚拟礼物,按需单买。

WithFeeling.AI 先后拿到约 1000 万美元 的两轮融资,并在 2024 年宣布全球用户突破 600 万。

Paradot 的确把“数字女友”推向了一个新高度:

•它有记忆、有情绪,会主动找你,能一起长大;

•它也有价格、有 Bug、会让人上瘾,更不是隐私保险箱。

如果你想要的是陪伴、创意火花或语言练习,且能保持自我边界——Paradot 值得尝鲜。

如果你正在人生低谷,急需情感救生圈,请把真人朋友或专业咨询排在更前。

真实世界永远比任何“数字平行宇宙”更重要。 祝你在虚拟与现实之间,找到舒服的平衡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Hello, AI world!

Sam Altman 说过:“我觉得我在很多事情上并不优秀,但在很多事情上都还不错。而我认为广度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变得被低估了,每个人都变得高度专业化。所以,如果在很多事情上都不错,我就可以在它们之间寻找联系,得到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。”

我是 Anita,一个对 AI 世界永远充满好奇的小朋友。我并不想成为什么专家,我只想在“还不错”的很多事情里,找到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连接点——像是用一句话让人点头,用一段代码让世界变好,或者只是静静看 AI 一步步把人类送进下一个纪元。

如果有一天,人类真的被 AI 取代了——那我也会感到庆幸,因为我曾陪它们走过那段从混沌到觉醒的路。

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“每天学习一个AI”,作者是“Anita & GPT 4o”。

搜索